跨界跨項選材成為落實奧運政治任務的關鍵,但目前仍面臨亟待解決的難題 |聚焦體育改革
2018-04-25 來源:銘匠體育
中國體育進入新時代,如何深化體育改革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體育BANK特別推出國內外體育改革系列文章。2022北京冬奧取得優(yōu)異成績已經(jīng)被上升為政治任務,2年之后的東京奧運會,更是迫在眉睫。跨界跨項選材作為體育總局改革的一部分,如何落實將成為關鍵。
文 | 韓晶婷
日前,國務院副總理、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高麗會見載譽歸來的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并向全體運動員、教練員和冬奧組委工作人員轉達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問候。張高麗表示:
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辦賽精彩,參賽也要出彩”目標,要靠廣大運動員、教練員去拼搏、去奮斗、去奉獻。希望大家把在北京冬奧會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完成好,不辜負總書記的關心和祖國人民的期待。要提高競技水平,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冬奧會上展現(xiàn)出最佳競技狀態(tài)和水平,為實現(xiàn)體育強國夢貢獻青春和力量。要抓住北京冬奧會難得機遇,推廣普及冰雪運動,開創(chuàng)全民健身新局面。
可以看到,2022北京冬奧取得優(yōu)異成績已經(jīng)被上升為政治任務。而2年之后的東京奧運會,更是迫在眉睫,如何實現(xiàn)中國在奧運史上的突破?事業(yè)要發(fā)展,人才是關鍵。
跨界跨項在國外已是常態(tài)
近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牙買加飛人博爾特在推特上宣布自己已與南非球隊馬姆羅迪簽約正式成為一名職業(yè)足球運動員。從短跑跨界足球,博爾特就這樣為自己開啟了第二段職業(yè)生涯。
在國外,運動員或教練員跨界跨項已經(jīng)并不是什么新鮮事。跨項方面,資料顯示,最早的跨項目奧運金牌獲得者是美國人埃迪·伊甘,其原本是拳擊運動員,曾在1920年夏季奧運會獲得輕量級拳擊冠軍,而后其轉戰(zhàn)冬季項目四人雪橇,并在1932年冬奧會上獲得四人雪橇金牌。而直到如今,他依舊是奧運會史上唯一一位在夏季和冬季奧運會中都獲得過金牌的選手。
進入到21世紀,夏季項目運動員跨界冬季項目變得更加頻繁。部分冰雪強國的運動員都曾擁有夏季運動項目背景。此外,通過這份不完全統(tǒng)計還可以看到大多數(shù)跨項目運動員來自體操、蹦床、田徑、自行車等領域,大多跨進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項目。
其中成績較好的有白俄羅斯運動員特索帕(Alla Tsuper),特索帕1979年出生,4歲開始練習體操,13歲開始在烏克蘭練習空中技巧,1997年,特索帕開始參加世界大賽并獲札幌世錦賽第13名,其后的2014年,她在索契奧運會上獲得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軍。此外,在溫哥華冬奧會上獲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軍的澳大利亞運動員LYDIA LASSILA同樣曾是體操選手出身,其練習體操9年,若不是16歲時因傷改練空中技巧項目,可能還獲得不到奧運金牌。不止如此,2015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錦賽冠軍LAURA PEEL、2017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錦賽冠軍ASHLEY CALDWELL也均是體操運動員出身。
不止從夏季項目跨到冬季項目,冬季項目運動員也有跨項到夏季項目的先例。挪威的塔姆斯曾獲得1924年冬季奧運會跳臺滑雪金牌,此后其跨入賽艇項目并獲得1936年夏奧會“八人單槳有舵手”項目銀牌;德國女選手羅騰博格得曾獲1988年冬季奧運會1000米速滑金牌,同年她又獲得了夏季奧運會場地自行車1000米爭先賽銀牌;
跨界方面,比較著名的是美國女子足球之父——安森·多蘭斯(Anson Dorrance)。安森·多蘭斯并非足球運動員出身,甚至從未專業(yè)參與過任何體育項目。安森·多蘭斯出生在印度孟買,父親在中國出生,他年幼時跟隨父母在歐洲、非洲生活過,大學的專業(yè)是歷史,后獲得哲學博士,在這之后才跨界加入北卡大學成為足球教練,并于1979年開始訓練女足,開啟自己輝煌的執(zhí)教生涯。同樣跨界的還有美國著名游泳教練謝曼·查伏爾。謝曼·查伏爾大學時學的是心理學,是學校體育活動的積極分子及美式足球和田徑項目校隊隊員。大學畢業(yè)后,他當過飛行員、教師和中學校長,后來,雖然其本人并不會游泳,但卻陰差陽錯成了游泳隊教練員。令人驚訝的是,在歷史上,查伏爾培養(yǎng)的運動員曾80次打破美國國家游泳記錄,62次打破世界紀錄,74次打破奧運會紀錄;他所培養(yǎng)的運動員中,最有名的當屬前“飛魚”馬克·施皮茨,其累計獲得9枚奧運會金牌,并先后35次打破自由泳和蝶泳世界紀錄。
2017年,我國跨界跨項選材的元年
2017年,“跨界跨項選材”成為我國體育界的熱詞,在這一年8月,體育總局成立跨界跨項選材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各項跨界選材工作。據(jù)了解,跨界跨項選材工作領導小組下設6個工作指導組,組長由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北京體育大學領導同志擔任,成員包括體育總局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按照分區(qū)負責、協(xié)調推進原則,工作組于2017年8月中下旬,分赴東北、華北、華南、西北、東南、西南各大區(qū)域,指導、協(xié)調地方單位開展好跨界跨項選材的宣傳、報名、遴選、測試等工作。
此外,體育總局還成立了跨界跨項選材工作專家團隊,協(xié)助開展跨界跨項選材工作。根據(jù)項目選材要求,組建技術、體能和科研三個專家團隊,具體負責選材工作的標準制定、科學評價等相關工作,并配合工作指導組對各地區(qū)跨界跨項選材工作進行技術支持和專業(yè)指導。
在這樣的背景下,跨界跨項選材的各項工作得以有序開展。夏季運動項目方面,兩年之后的東京奧運會成為我們需要取得全面突破的關鍵。為此,2017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采取“超常規(guī)”措施,重點面向武術、雜技、技巧、蹦床、體操等項目人群,通過跨界跨項選擇優(yōu)秀運動員進入攀巖、沖浪、滑板、小輪車項目。
重點面向武術、雜技、技巧、蹦床、體操等項目人群,通過跨界跨項選材方式選拔一批熱愛祖國,具有良好意志品質,身體形態(tài)出色、身體機能優(yōu)秀、運動天賦突出的競技體育人才,轉項從事攀巖、沖浪、滑板、小輪車四個運動項目,組成國家隊和國家集訓隊,爭取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
冬季運動方面,據(jù)可查資料顯示,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從2017年3月中旬啟動冬季項目運動員跨界跨項選材工作,分別在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南京、廣州、昆明等11個城市組織了面向全國的測試,最終來自田徑、體操、蹦床、技巧、舉重、武術、籃球、曲棍球、皮劃艇等夏季項目的338名運動員轉項進入冬季運動,成為中國冬奧軍團的后備軍,進入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單板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冰球、雪車和鋼架雪車8個冬季運動項目國家隊。
據(jù)了解,此次跨界跨項選材改變以往單一輸送渠道,面向全國,開放選拔,還采取了優(yōu)先選擇少數(shù)民族苗子的原則,來自蒙古族、維吾爾族、滿族、藏族、朝鮮族、回族等19個少數(shù)民族的267名運動員參加了選材,其中,70人進入初選名單。
“跨界跨項選材”最直觀的成果體現(xiàn)在平昌冬奧會雪車、鋼架雪車和女子跳臺滑雪三個項目上,多位中國選手首獲冬奧會參賽資格,開啟中國在這些冬奧項目上嶄新的一頁。
雪車項目上,為備戰(zhàn)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國于2015年成立雪車國家隊,2016年8月進行第二次較大規(guī)模的運動員選拔,眾多田徑、重競技等運動員轉項進入到鋼架雪車項目。經(jīng)過組隊兩年來的訓練和不斷篩選,在平昌冬奧會上,中國兩對組合李純健/王思棟、史昊/金堅以第26位和第29位的表現(xiàn)結束中國隊在該項目歷史上的處女秀。
2013年,體育BANK作者曾采訪過現(xiàn)國家雪車隊運動員王思棟,當時他還是100米短跑運動員
山東省體育局